系列一:水稻生产技术建议
一、生产形势分析
1.市场情况分析
(资料图)
水稻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受玉米、大豆补贴相对较高及2023年大豆和油料扩种影响,农民的种稻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但预计主要种植区域种植面积将基本保持稳定。2022年部分长粒品种、香稻品种、糯稻品种价格小幅上涨,今年糯稻种子以及长粒水稻种子销售量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但此类品种销售价格受市场影响较大,盲目扩种会带来滞销风险,在价格较低的情况下带来收益损失。
2.气候特点
根据黑龙江省气候中心最新气候预测,预计2023年3月至10月全省气温总体正常略高,春季气温略高,后春有阶段性低温,终霜正常略早。降水方面,预计春季降水略多、夏季降水正常略多,秋季降水正常。春耕春播和作物生长季有低温时段,且秋季有早霜趋势,冷凉、低洼地等敏感区域存在热量条件稍差的风险。水稻生产上要预防阶段性低温对水稻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尤其是插秧后的返青期低温对水稻造成的延迟性冷害影响。
3.病虫害预测
预计2023年我省水稻稻瘟病偏重流行风险高,水稻纹枯病中等发生,中南部老稻区及东部稻区局部偏重发生。水稻二化螟中等发生,但发生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水稻潜叶蝇、负泥虫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稻水象甲等检疫性病虫害发生区域将进一步扩大。其它病虫害方面,水稻恶苗病中等发生,部分地区偏重发生;水稻立枯病、青枯病、绵腐病等苗期病害及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鞘腐病、穗腐病等中后期病害将重于常年;局部地区发生的稻曲病、稻飞虱、稻螟蛉、稻摇蚊等病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另外,预测我省今春杂草危害将重于常年。农田鼠害总体中等发生,危害将重于去年。
二、生产技术建议
1.有序做好农资准备
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品种要符合当地的生产条件和耕作制度,要与当地的光、热、水、肥、土壤等自然生态环境匹配,避免盲目引种。要选择审定推广的优质丰产、抗性强,熟期适宜的品种,不购买品系种子。种植户可参考省农业农村厅制定的《黑龙江省2023年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见附表)选择品种,禁止越区种植,不能盲目求高产,种植面积较大的农户可选2~3个品种,避免大面积连片种植单一品种。同时要提早做好化肥、农药等生产材料准备。认准有经营资质、信誉好、能开具正规发票凭据的经营业户或销售渠道,确保购买到优质放心农资。
2.提前做好农机检修
尽快完成农机具检修和保养,特别是各种育秧设备、浸种催芽设备以及春耕所需各种农机装备等。备春耕时间短且集中,人工资源会短缺;为抢抓农时,要及早谋划,提前检修农业机械,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大型农机具优势,将代耕代管纳入备春耕管理工作中。
3.提早清雪及扣棚
根据预测2023年春季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水多在后春;东部、北部局地易涝区要提前做好土壤散墒工作,西南部易旱区要提前做好抗旱准备。为抢农时,建议充分利用机械、人力清雪,及早把苗床及育秧棚室周围的积雪清出棚区,为及早扣棚做好准备。地势低洼的大棚育秧小区或苗床,土壤解冻后,大棚四周要挖排水沟,同时防止外水进来,降低苗床湿度,利于苗土增温,置床解冻。有条件地区可采用高台育苗,适当降低播量,准备好增温措施,为育好壮苗打基础。
4.做好种子处理
对种子的质量要把好关,购得的种子要进行播前准备,做好种子的盐选和晒种工作,并提前做好发芽试验,要确保芽率。可用含有精甲霜灵、咯菌腈和嘧菌酯的复配制剂,或甲霜灵·种菌唑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包衣,再用亮地、施保克等药剂浸种消毒,要保证足够的药液浓度,药液液面要高出种子15厘米以上,浸种药液不可重复使用。
5.高台育苗,控量播种
清雪扣棚后,抢前备土做床,做好高台旱育,打好高台苗床。结合浇透底水,喷施杀菌剂进行苗床消毒,药剂可选择噁甲水剂等。装盘厚度确保2.5-3.0厘米,严格控制播种量,机插盘育苗每盘播芽种 125 克,覆土厚度0.7厘米为宜。
6.加强秧田管理
应采取以药剂防治与农艺措施相结合的综合管控技术手段,增强秧苗的综合抗逆能力。建议采取苗后灭草,防止药害发生,即在水稻秧苗 1.5-2.5叶期,稗草 2-3 叶期茎叶处理,药剂可选用千金加排草丹等。在秧苗1.5-2.5叶期喷施瑞苗清等药剂,促进壮苗,提高抗青、立枯病、抗逆能力。秧苗2叶期后,可根据秧苗长势施用尿素或硫酸铵,防止脱肥,也可叶面喷施1%的磷酸二氢钾或1%硫铵水补肥,施肥后要洗苗。秧田管理期间要加强大棚温度、水分控制管理,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水分过湿或过干,要注意通风炼苗,确保培育健壮秧苗。
7.精细整地,适时移栽
对于待春整的地块,先清雪排水、再秸秆离田,后耕整地作业。直接水整地要在插秧前7-10天泡田,泡田3-5天后采用搅浆整地机进行浅水搅浆平地,搅浆深度15-18厘米,作业后田面平整无漂浮秸秆,施入除草剂沉淀3-5天,沉淀期间适时补水,达到待插状态。秋季秸秆旋耕还田地块,可以在插秧前7-10天施基肥后泡田,浅水泡田5-7天,搅浆深度12-15厘米。搅浆作业结束后,施入除草剂沉淀3-5天,在沉淀期间适时补水,达到待插状态。对于留茬高度在25-30厘米的地块,可以在插秧前7-10天施入基肥泡田,浅水泡田3-5天,作业时水深控制在1-3厘米,然后选用高留茬搅浆机、双轴灭茬搅浆机、无动力耙茬搅浆机等进行搅浆平地作业,搅浆深度为15-18厘米,将秸秆压入泥中避免漂浮。搅浆作业结束后,施入除草剂沉淀3-5天,沉淀期间适时补水,达到待插状态。
8.强化本田管理
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早施分蘖肥,促进低位分蘖发生,第一次分蘖肥在返青后立即施用,用氮量占全生育期氮肥总量25-30%左右。水分管理上,移栽后返青期要浅水灌溉,田间水层保持1.5-2.0厘米,促进根系发育;分蘖期田间水层保持3.0厘米,促进早生快发。科学、规范选购及使用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植物调节剂及植物营养剂,重点做好恶苗病、立枯病、潜叶蝇、负泥虫、稻摇蚊、稻稗、野慈姑、莹蔺等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实现“安全、经济、高效、可持续防控”。
原标题:《【巾帼科技助农直通车】省农科院2023年科技备春耕系列生产建议 · 水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