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 曾玺凡 姚瑶 通讯员 包丹华)科技强则产业旺,产业旺则乡村兴。5月23日上午, 2023年湖南省科技活动周暨“科技潇湘行(宜章)”启动式举行。在宜章县永谐种植专业合作社,来自省食用菌研究所、省农科院的专家们以专题培训、现场教学的方式为村民们“传经送宝”,普及食用菌生产新技术。全县21个重点村级供销社村支书、食用菌协会会员代表、食用菌种植大户代表,共100余人参与此次活动。
“菌子都是‘水货’,出菌的时候要保证充足的水分。”“要留五公分,膜盖上以后要有空间。”来到玉溪镇黄岑岭村,省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员姜性坚走进田间地头指导村民们如何种植赤松茸。什么时间消毒、怎样消毒,一天打几次水,怎样调控培菌基质的干湿度……姜性坚都反复叮嘱。
“这样的培训非常及时,内容丰富,易学好懂。” 永谐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黄凤兰告诉记者,该合作社之前专门种植秀珍菇,但效益没有达到预期。得益于科技下乡,2015年,在专家的指导下,黄凤兰试种成功品质好、产量高的南韩红芝,发展合作社社员104余人,辐射带动全县各乡镇种植食用菌1000余亩,食用菌种植户实现户均年增收4万元以上。
据了解,依托省食用菌研究所、省农科院研发中心,近年来,宜章食用菌产业由种植向深加工转型升级,成功开发出灵芝孢子粉等高附加值产品。一株株破土“撑伞”的鲜菇,成为了助力当地产业转型和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仙菇”。
“强农兴农,科技先行。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推广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民掌握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这是我们科研人员的希望和义不容辞的责任。”省食用菌研究所栽培研究室主任胡汝晓说,接下来,该研究所将继续加强食用菌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让科普惠农、科技助农走深走实。